一、政策、法规
1、《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。
第六条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理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。
(一)贯彻执行消防安全法规,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,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。
(二)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、科研、经营、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,批准实话年度消防计划。
(三)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。
(四)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。
(五)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,并实施演练。
二、消防基本常识
1、报警内容
当发生火灾时,打119报警报告发生火灾的单位、部位、地址、燃烧物质、火势大小、报警人姓名。
2、防火的基本措施
(1)控制和消除火源
(2)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
(3)控制工作过程中的工艺参数
(4)防止火势蔓延
3、灭火的基本方法
(1)冷却灭火法
(2)隔离灭火法
(3)窒息灭火法
(4)抑制灭火法
4、“三懂、三会”
三懂: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;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;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。
三会:会使用灭火器材; 会疏散逃生; 会报警;
三、四公斤ABC干粉灭火器性能
灭火剂重量4KG
有效喷射时间≥5秒
有效喷射距离≥5米
电绝缘度5000伏
四、电器防火基本知识
1、电气线路火灾原因
电气线路(电器)往往因为短路、过载运行、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,产生高温、火花和电弧,从而造成火灾。
2、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
(1)白炽灯、高压汞灯与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厘米,卤钨灯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则应大于50厘米。
(2)卤钨灯管附近所用导线应采用以玻璃、石棉、瓷珠(管)等为绝缘的耐热线。
(3)严禁用纸、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。
(4)灯泡正下方不准堆放可燃物品,灯泡距地面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米。
(5)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,不准将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天花板、吊顶或墙壁上,应用隔热的不燃材料实行隔离。
(6)可燃吊顶内暗装的灯具功率不宜过大,并应以白炽灯或荧光灯为主,灯具上方应保持一定空间,以利散热。
3、电炉使用安全知识
(1)电炉丝的大小必须与电炉盘符合,连接必须使用瓷夹。
(2)电炉在使用中要消除周围的不稳定可燃物(如纸张、布、棉、油等)。
(3)电炉应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距离。
(4)离人时应将电炉闸刀断开电源,防止事故发生。
三、科室防火巡查的内容
(一)、“五查”
查电源 :该关闭的是否关闭,是否有发热、冒烟现象。
查水源 :是否有漏水现象,停水后龙头是否关闭。
查空调(消毒机):该断电时是否断电,使用中是否有异响、发热、冒烟现象。
查门窗:是否关闭、特别是大风天气,查看科室、病房窗户是否关闭。
查电炉、电暖炉、烤箱等电热设备:不使用时是否断电。
(二)、灭火器是否在指定位置。
(三)、疏散指示标志、应急灯是否正常。
(四)、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在关闭状态。
(五)、疏散通道是否畅通。(巷道、路口、楼道口不允许堵塞)
四、初起火灾的处理方法
发生火灾怎么办? 切若慌张、保持镇定,工作人员在病房人员能够疏散条件情况下,疏散完后才能够离开。 同时实行:
(一)报警、报告内容
1、发生火灾部位或详细位置;
2、火灾概况;(起火事件、场所和部位,燃烧物的性质、火势大小、是否有人要被困、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)
3、报警人基本情况;
(二)灭火
迅速将干粉灭火器提到离燃烧5M处,拔掉干粉灭火器的保险栓,一手握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后另外一手按下压把实行扫射。其他人员将干粉灭火器提到现场备用;灭火时要注意站在上风处。
(三)疏散、逃生
人员密集场所,一旦起火,如果疏散不力,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。所有发生火灾,人员疏散是头等任务。
1、稳定情绪,维护现场秩序;
2、大声喊叫通知人员撤离,将不能行走的病员用担架抬离、协助能够行走的病员撤离;
3、做好防护,低姿撤离;
4、积极寻找准确逃生方法
发生火灾时,首先应该想到通过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迅速逃生。严禁乘用电梯逃生。
5、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,防止再入“火口”。
全国交通系统网站
省交通系统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全国交通系统网站
省交通系统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网站标识码:3509000025
闽公网安备:35090202000253号
闽ICP备19016086号
地址:宁德市蕉城区北大路30号电话:0593-2072355邮编:352100电子信箱:ndsjtj@163.com
主办单位:宁德市交通运输局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